到了9102年,医疗险对于各个年龄层都是刚需,金刚钻的“刚”!
从三年前开始,两款高杠杆的百万医疗险一经推出,立刻成为行业的宠儿,随后的“跟随者”便如雨后春笋,遍地冒芽。
保费低、保额高、保障范围广,加之互联网渠道加持,几乎人手必备百万医疗。
但作为次中端的百万医疗,只是解决医疗中的温饱问题,如何实现医疗品质的“小康”?
中端医疗逐渐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
什么是中端医疗?简单粗暴的解释就是:介于高端医疗和百万医疗之间
常见的商业医疗险有以下三类:普通医疗、中端医疗、高端医疗,而百万医疗的推出,又衍生出一档:次中端医疗。
与百万医疗相比,中端医疗将病房并且扩展到了特需部和国际部;与高端医疗相比,中端医疗缺少了直结服务,降低了保障额度同时去掉了一些福利。
为什么要买中端医疗?
1、当然是为了:
国际部和特需部!!!
中端医疗解决的不是有钱看病的问题,而是提升医疗服务的品质。
百万医疗一般限制医院为二级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普通部,如果忍受不了公立医院普通部的看病难、脸难看,忍受不了住院病房排队一两个月的窘境,特需部和国际部可以说是的优势尽显,省去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也有了更好的就医体验。
总的来说,特需部和国际部一般有几个特点,就是:
专业度高(医院知名专家坐诊);
环境好、服务好(住院条件是真好);
贵(床位费动辄上千一天);
2、为了核保方便
别看百万医疗才几百块一份,但健康告知是真的很严,一点异常可能都过不去,而不如实告知又会有理赔纠纷。中端医疗险投保也会有健康告知,但并不是一票否决,可以告知身体异常,核保相对灵活很多。
平安健康险出品的:安康(特需版)
最近,平安健康险推出了安康(特需版),和旗下爆款百万医疗 e生保相比如何呢?
1、基本保障
和百万医疗[e生保plus]相比:
病房的升级(特需部+国际部)
住院前后门急诊放宽到住院前后30天
包含2万元的耐用医疗设备购买或租赁费
可自由选择免赔额(0/1万),保费选择更灵活
2、费率
相比百万医疗,中端医疗费率的确贵了不少。但和高端医疗动辄几万的保费,轻奢的中端医疗可以精准满足小康家庭的医疗保障需求。
(同样30岁,百万医疗的价格大概是400左右,中端医疗一般在2000-10000,高端医疗一般在1.5万+,如果含美国的全球范围医疗,大概要每年4万起步)
和其他中端医疗相比,安康(特需版)纯保障住院,并不包含普通门诊。从风险的角度,投保医疗险是希望将低频发生,但费用较高的住院事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与住院相比,门诊费用支出具有高频发生、低损失的特征,在一般家庭经济承受范围内,可以风险自留。
总结一下
如果单纯考虑基础性的保障内容,解决大额医疗费用支出问题,选百万医疗险即可;如果想要更优质一些的医疗资源,在解决大额医疗费用的同时可以有更好的就医环境,可以考虑中端医疗。
更多保险问题,咨询专业老师快速解答
进入微信搜索微信号:YKJ6060(点击复制微信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