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每个项目设计都有一个出发点,比如养老保险是为了应对每个人必然面临的到了年老时候收入降低的风险。同样,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都是为了应对每个人面临的一种风险,建立起来的社会化的风险分散体系。
目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6年的经济发展任务。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内容中,会议提出"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的要求。据了解,精简归并"五险一金"的政策导向系首次在中央工作层面正式提出。
广东省委党校行政学教研部副教授陈天红认为,这样的政策能够起到降低企业纳保成本的作用,对于激励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有利。而精简归并"五险一金"时,必须从每一个社会保险项目设计的出发点出发,最后到降低制度运行成本的层面。
直接背景是我国整体社会保险费率占工资比例比较高。据统计,各地社会保险费率虽略有差异,但总的费率是将近工资总额的40%.具体来看,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总费率是28%,单位缴20%,个人缴8%;医疗保险缴费总费率是8%,单位缴6%,个人缴2%;另外三个社会保险项目的缴费率相对比较低,比如失业保险是工资总额的2%,工伤保险是将近工资总额的1%,生育保险费率则是工资总额的0.5%以内。而"一金"是指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的各个地方政策略有差异,但缴费比例基本是工资总额的7%到12%,用人单位和个人各缴一半,所以住房公积金总的缴费比例最高可达24%.如果按照最高缴费比例计算,"五险一金"总比例最高可能达60%多。
看来,这个政策能够起到降低企业纳保成本的作用,"这与我国现在整体经济形势相关,特别是广东地区企业比较多,而且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对于小型企业来说,'五险'总体占工资总额近40%的费率,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高的成本。通过降低他们的社会保险费率,能达到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激励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陈天红说。
"五险一金"如何精简归并?
医养结合仍需探索许多问题
已经运行多年的"五险一金"体系将如何精简?哪些险种可能会被归并?
"五险一金"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每个项目设计都有一个出发点,比如养老保险是为了应对每个人必然面临的到了年老时候收入降低的风险。同样,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都是为了应对每个人面临的一种风险,建立起来的社会化的风险分散体系。"所以每个制度建立都有它的出发点,在考虑制度体系精简合并时,只能把风险相近而且能够通过一个制度项目就能同时防控风险的项目,才可能合并。"陈天红举例说,比如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合并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有些专家推测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可以合并。她分析说,因为生育保险是一个特定时间段特有的医疗支出,而且是特定群体,如果将它纳入大的医疗保险制度中,必须保证报销方式实现无缝隙对接,保证原生育保险的作用能够完全实现。另一方面,合并带来的好处是降低了成本。"将两个体系纳入一个体系,人员精简、开支减少,降低了制度管理成本,还可以给参保人带来便利,比如报销时会更加便捷。"陈天红说,因此考虑两个险种能否合并,必须从每一个社会保险项目设计的出发点出发,接着能否实现各自最初的目的,最后到降低制度运行成本的层面。
现在社会上很"热"的提法是医养结合,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结合,这也是一个大趋势,但具体怎么结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如果时机更加成熟,可能会考虑进一步做这个事情。"陈天红说。
其次要考虑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十三五"规划提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陈天红说,制度的可持续性是制度发展的关键,所以有一个矛盾是,如果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养老资金来源、资金数量就会减少,就会影响制度的可持续性。
因此她建议,在考虑降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率的同时,要采取措施,既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企业发展,又能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比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用国有资产或者其他方式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同时,提高养老保险基金使用效率,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
更多保险问题,咨询专业老师快速解答
进入微信搜索微信号:YKJ6060(点击复制微信号)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