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大家还没有遇到过像现在这么大规模的“道德绑架”,因为那个时候,众筹治病还没有这么普遍~现在打开手机一刷朋友圈,“求求大家救救X岁白血病宝宝”“救救我父亲/母亲”轻而易见,不捐又于心不忍,看过太多后自己却开始麻木。有人说,自从有了众筹,发现病人最多的地方不是医院,而是自己的朋友圈。随着众筹治病的故事越来越多,加上有房有车的中产被爆出依然众筹治病的新闻,大众的善良其实会被慢慢透支完。前段时间,有位硬核网友对自己上半年朋友圈里出现过的大病众筹做了个统计,半年内足足就有50起,相当于平均每个月都能看到至少8条大病众筹消息(也是有点心累...)。关键是,分析过后,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众筹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到底,谁在发起众筹?
从50个来源于生活的众筹案例中,发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 大病年轻化,癌症最高发
90%的众筹都是因为大病引起的,男女比例基本接近1:1,女性略高一点。在这50例众筹里,40岁以下求助人群(包含目前在家庭里最能赚钱的30-40岁人群),足足占了54%,而10岁以下的孩子单独占了14%。
上面的数据和大家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样,很多人可能以为是七老八十占多数,其实不是,真正60-80岁众筹的人,只占了数据样本的12%而已。
大病正在年轻化,这是一个事实。
另外,这50例众筹相关住院疾病统计下来,有80%都是癌症(含白血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而这些其实都在重疾保险保障的范围内。但是,这里面有几个人有商业保险呢?很低,到底多低?下面会说。
2. 大病费用高,众筹缺口大
50例大病筹款里,疾病最严重的所需治疗费是140万,最低则是11万,按照平均中位数来计算,基本预期治疗费在40-50万之间,而这50个人里,有几个人能筹到自己所需的医疗费呢?
现实是很残酷的,毕竟大众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根据数据统计,很多人捐款都在50元以下,而在这50个众筹案例里,看筹款中位数的话,平均每个人只能筹到不到5.5万。
也就是说,平均来看,通过众筹筹得的,只相当于治疗所需医疗费的约十分之一,对大病的高昂治疗费来说杯水车薪。在他们当中,有70%的人有医保,但是为什么还要众筹?因为医保只能覆盖最基础的医疗保障,大病面前,医保还非常无力。
大家都知道,医保不够,要商保来凑。但是这50人里有几个人有商业保险呢?仅仅8%而已。
3. 中年人不愿意卖房卖车看病
从这50例众筹里:有46%的人显示没车没房没资产;有42%的人显示有房有车未变卖,平均年龄是34岁;仅有12%的人显示已经或者准备要变卖车房,平均年龄是25岁
可以看出,万一出事,只要家里还有资产,25岁较年轻的患病人群,他们的父母刚好在50+岁,才愿意去为了子女砸锅卖铁。
而对于像34岁的中年人来说,是不大愿意去变卖家产的,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挣钱不容易,存钱也不容易,他们更愿意去借助社会的力量,远一点比如罗一笑的爹,近一点的还有德云社的吴鹤臣……
稍微有点不客气地说,对于中年人,只要还能从社会众筹求助得到一分钱,他们是很难去变卖资产的,毕竟这个时候,“人人为我”这四个字,说起来就格外的动听。
遇到苦难求助无可厚非,但也容易引发信任危机,你有钱看病还要众筹,那么没钱的该怎么办呢?然而究竟要困难到什么程度才有资格发起众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众筹,沦为比惨大会
众筹,是在这场退无可退的战役中的一线曙光,但是,众筹远远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轻松”。
在众筹规则下,谁的故事更悲惨、谁的传播更广,谁才更有可能攫取别人目光,从而获得更多的捐款和帮助,所以也有人称众筹是“比惨大会”。
当所有类型的受助者都挤在一起等着救助,受助者肯定要想尽办法说明自己情况比较糟糕,比其他人更加困难和痛苦,于是在现实困境和利益诱惑面前,自我讲述中出现夸张甚至有意欺骗的成分,也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那些觉得再不济也可以发起众筹,众筹的钱不用还,不要白不要,幻想用众筹来兜底的人,低估了众筹的心理成本,将自己的困境血淋淋地撕开给别人看,声泪俱下诉说痛苦,其实是对自己和家人来说都是一种残忍。
写在最后
其实,只要未雨绸缪配齐了重疾险、医疗险等,平均50万的大病众筹款,重疾险的保额就已经能覆盖住了,更别说还有大病住院医疗报销险,再怎么也不至于惨兮兮发起众筹,每天为治疗费焦心。
大病众筹的历史不过数年,依靠众筹解决未来几十年的大病医疗费的问题,是不现实的。而且,随着部分人对大家爱心和善意的滥用,给受助者提供帮助的最后求助之门,说不定哪天就会关上。
所以,不想在大病来临时把尊严摔得稀巴碎,保险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本文转自:米保险-看完朋友圈50条大病筹款信息,我沉默了~
更多保险问题,咨询专业老师快速解答
进入微信搜索微信号:YKJ6060(点击复制微信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