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又是充斥着焦虑的一年。股市犹如过山车,波荡起伏;公认很安全的银行理财,也频繁亏损爆雷;连最多人存的余额宝,收益也跌破 1.5%……这年头,我们的钱到底放哪里才安全?普通人,如何才能实现财务自由?20万如何理财最靠谱?史上最全攻略!
避开这些坑,理财不会输!
理财是生活中的一个高频词汇,也是一个蛊惑人心的口号,但绝对不是容易做好的事情。无数人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来投资,最后却落得一贫如洗,甚至家破人亡……因此在投资理财前,一定要先擦亮眼睛,避免陷入以下三个大坑:
大坑1:盲目相信大V现在无论是刷抖音还是朋友圈,到处都充斥着各种理财广告。标题几乎都长这样:
“月薪 2000,理财 3 年,轻松存下 20 万!”
“工作 5 年,靠理财攒下 100 万!”
“你之所以穷,是因为你不理财!”
这些广告的字里行间,无不传递着一种 学了理财就能暴富,不学理财活该穷一辈子 的气息。
互联网最不缺的就是人,这种广告虽然简单粗暴,但却非常有效。它放大了你对“穷”的厌恶和恐惧,刺激你对“躺赚”的渴望和贪婪。
掌握必要的理财技能固然重要,但一味地对收益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寄托于通过业余投资来实现财务自由,往往会成为被收割的对象。
也有不少人仅凭大 V 一句话 “这个有投资价值”、“那个要重点关注”,连最基本的理财知识都不了解,就抱着稳赚的信心入市。
最后,不但亏了本金,连心态都崩了……
千万不要把安全感建立在别人身上!如果想赌钱,直接去澳门就好了。
大坑2:只看收益不看风险人性是贪婪的,一谈到收益,很多人就无法挪开耳朵。当收益被说得天花乱坠,不少人就走火入魔了。
有的人拿着房子首付款去抄底股市,有的人把老婆本全仓比特币,也有的人连“借和贷”都分不清,就把钱交给“熟人”放高利贷……
你看中别人的利息,别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天下哪有免费午餐,就连你钓鱼用的诱饵也不是免费给鱼吃的。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收益率超过 6% 就要打问号,超过 8% 就很危险,10% 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之前有很多 P2P 的收益能达到 10% 左右,这就是“准备损失全部本金”的情况了。如果有平台承诺年赚 20%,那想都不用想,100% 是骗子。
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只谈收益不谈风险的投资都是耍流氓。
大坑3:理财没有规划曾经有读者跟我们分享,朋友介绍他买了一份“分红险”,据说收益特别高,后来有急事想用钱,发现退保要亏差不多一半……
这种理财方式,就是典型的缺乏规划。
在理财之前,你就应该想清楚:这笔钱拿来干嘛?什么时候要用?具体要多少金额?只有这样才不会走偏。
比如你现在有 20 万,每个月还能再存下 2000 块,计划 3 年后要交 30 万的首付,那么你只要找到一个每年 4% 收益率的产品就可以了。
它可以是银行定存、银行理财,也可以是年金险,反正能达到目的就行了。这样你就不会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更没有必要冒险去抄底股市。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是对的,但是没说完。后半句是,“胡乱理财,很可能会毁了你”。
只要避开这三个大坑,你已经比别人赢在起跑线了,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理财前必须知道的六大常识。
不得不懂的六大理财常识
普通人学理财,不搞懂底层逻辑永远只能当韭菜。虽然这部分内容有点枯燥,虽然看完不能直接赚钱,但我们仍然建议大家了解一下。
1、 理财不是为了赚钱相信多数人都认为,理财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其实赚钱只是理财的结果,花钱才是理财的目的。
人生匆匆几十年,只要活一天,就得花一天的钱。如果遇上人生大事,比如结婚、买房、退休等,还得大把大把地花钱。
可是从出生到毕业,从退休到终老,我们都几乎没有收入,真正能挣钱的时间只有 40 年左右……
挣钱一阵子,花钱一辈子。
如何配置有限的资金,让它们保值增值,让我们在人生各个阶段有钱可花?这才是理财的“终极命题”。
2、 理财大概能赚多少?面对高收益的诱惑,普通人很难不心动。有时候我们无法控制内心的贪婪,是因为不知道合理的收益是多少。
我们分析了各种理财的历史数据,这里给大家一个参考:
收益越高,风险越高,那些号称无风险每年赚 10% 的投资,大概率是骗局。如果你是理财新手,应该优先考虑如何保住本金。股神巴菲特就曾经说过:投资最重要的三件事,一是保住本金,二是保住本金 ,三是记住第一点和第二点。投资既要心怀梦想,也要脚踏实地。不管我们有多想赚钱,也无法脱离客观规律。
3、 投资理财的不可能三角投资界里有一个著名的三角法则,任何一个投资,都无法同时兼顾 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
收益性:就是你投资赚多赚少的问题。
安全性:说的是本金有没有可能亏损。
流动性:即变现的能力,急需用钱能不能顺利卖出。
所有人都希望理财收益高、能保本,还能随时能把钱取出来,可是这种完美的理财根本不存在。
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余额宝:同时兼具了高流动性(赎回方便)和安全性,但是收益很低。
期存款:安全性、流动性都很好,但是收益极低。
股票:兼具高收益性和流动性(卖出方便),但安全性低,亏损的风险大。
年金险:虽然安全性高(可以保本),但流动性差,长期收益只能说稳定。
投资房产:安全性好(房子不会凭空消失),但是流动性较差(不能随时卖出),收益不确定(有高有低)。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的背后一定是高风险。因此,我们要对理财产品进行科学的评估,这是理财的前提。
4、滚雪球:复利效应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你现在 25 岁,月薪 5000,如何才能成为百万富翁?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其实答案很简单:
找到一个收益率 4% 的理财产品,坚持每月投进去 900 块,到 65 岁退休的时候,你的账户上就有超过 100 万了。
这就是投资理财的一个重要原理:复利效应。
想实现复利增长,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本金,二是收益率,三是时间。其中,时间最为关键,这背后体现的是耐心和笃信。
只要守得住寂寞,以时间换空间,就能实现不可能的梦想。 5、通货膨胀:今天的100块≠明天的100块有网友调侃说,“猪肉涨价我忍了,没想到儿歌也会涨价?”
这首“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的儿歌,承载几代人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歌词被修改为“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元钱”。
没有人能守着一堆存款高枕无忧, 80 年代的万元户,原本是个富人的代名词,而现在的一万块,还不够女人买一个包包。
今天的 100 块 ≠ 明天的 100 元,钱越来越不值钱,这就是大家熟知的通货膨胀。
如果说理财目标是分层次的,那么跑赢通货膨胀就是最初级的目标。很多人不求一夜暴富,但起码到手的钱不要缩水。
6、资产配置:鸡蛋要怎么放?理财不是赌身家,如果把所有钱都拿去炒股,可能毕生积蓄都打了水漂……比如 A 股,很多人满怀希望进去,但一进就长眠于此。
我们要学会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例如:
理财就是理生活,只有把应急的钱、保命的钱准备好,我们追求收益才能更加有的放矢。
由于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各种资产的配置比例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后面我们会通过真实案例来讲解。
更多保险问题,咨询专业老师快速解答
进入微信搜索微信号:YKJ6060(点击复制微信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