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保补缴2022新政策?社保补缴最多几个月?

社保补缴出台新政策,很多人社保断交补缴的情况也发生变化。新政策的变化受到很多网友的关注,很多人对新政策存在疑问。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社保补缴2022新政策,解开疑惑吧。

社保补缴2022新政策

一、什么是社保补缴2022新政策?

(1)2022年社保迎来“新规”,但是对于社保补缴,将有4种补缴方案,其中取消的是一次性补缴,现在一次性补缴只针对特定的人群,如果你是单位职工的话是无法办理的。

(2)除一次性补缴外,如果出现社保不足15年的,可以办理延迟退休、逐年补交、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城乡居民保险这几种方式补缴,其中延迟退休最多人采用,如果你的社保不足15年,并在3年内的话,可以办理延迟退休,你继续在单位上班,然后平时也领取工资,自己缴纳8%的部分,单位为你缴纳15%的部分,直到交够了社保在办理退休,自己可以直接领取养老金。

(3)其次就是逐年补交了,要注意的是逐年补交是以灵活就业人员补交社保的,自己需要全额缴纳社保,也就是自己需要缴纳23%的社保费用,虽然国家出台优惠政策,灵活就业人员只要缴纳20%的社保费用就行了。比如你还差3年满15年的话,可以凭借劳动合同、工作证、工资流水等材料,去社保局办理缴费,直到缴满15年社保领取养老金。

(4)最后是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在农民基本购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数也是比较低的,然后自己是全额支付,转换后的好处是可以一次性补缴,可以直接领取养老金,不过养老金比较少,没有职工保险那么多,经过17连涨职工养老保险平均到了333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有很多是1000多元的,两者的差距是很大的,主要看个人的实际情况。

二、社保补缴怎么办理

各地办理社保补缴的规定不同,下面以成都市办理社保补缴为例:

1、补缴条件

(1)单位:

单位自查漏保,或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稽核、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查实、劳动仲裁裁决、法院判决,认定单位有瞒报参保人数、少报缴费基数、未按时申报需要补缴中断的,单位应按规定补缴社会保险费。

(2)个人:

参保人员死亡后未及时申报暂停享受医疗待遇,并使用了不应享受的个人账户金

2、补缴材料

(1)单位:

①为职工补缴上月医保费的,可在网厅进行人员补收核定并推送相关信息,方可补缴。

②为职工补缴四个月(含)以内医保费的,请携带用人单位补缴申请书(加盖单位公章,并由职工本人签字确认)、劳动合同原件或确定劳动关系的相关材料、补缴对应月份职工工资发放明细表原件和《成都市医疗保险参保单位职工补缴核定申报表》(加盖公章)到参保关系所在地医保经办机构临柜办理。

③为职工补缴四个月以上医保费的,请携带用人单位补缴申请书(加盖单位公章,并由职工本人签字确认)、劳动合同原件或确定劳动关系的相关材料、装订成册的原始会计凭证、职工工资发放明细表(补缴对应月份)、职工领取工资个人银行流水明细、参保职工和单位经办人身份证原件或社会保障卡原件、《成都市医疗保险参保单位职工补缴核定申报表》(加盖公章)到参保关系所在地医保经办机构临柜办理。

(2)个人:

①被补缴人的社保卡;

②经办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补缴流程

(1)单位:

①单位填表申请社会保险费补缴,由工作人员初审、复核;

②处室领导审批同意;

③办理职工各险种的补缴业务,并出具托收或现金/支票单据。

(2)灵活就业人员:

①线上缴费∶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成都社保-社保服务-养老医保缴费”、“四川税务-办税缴费-社保缴费”、“成都税务-我要办事-社保缴费”、天府市民云APP等渠道缴费;

②线下缴费︰至最后参保或现参保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缴纳社保费;若是在市本级参保,可到金牛区税务局缴纳社保费。

成都市社保补缴单位或他人代办与个人办理的流程大致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成都本市户籍可以直接补缴社保,外地户籍只有非农业户口在本地已有工作的的条件下才能补缴社保。

三、社保补缴最多几个月

一般情况下,社保可补缴24个月。我国法律规定,社保最多可以补交两年,意思是从补交的月份开始像前推算是按补交的时间段来计算,不是按累计月份计算。

例如:本月是10年4月-09年4月的任意的一个时间段,都是按一年来计算。如10年4月-09年的3月到08年的4月任意一个时间段都是按两年来计算,只单独补交08年9月这也是按两年来计算。

以上内容就是对社保补缴2022新政策的介绍,一次性补缴受到限制。还有其他社保问题想要了解的,可以向马蜂保客服咨询。

推荐阅读:

社保补缴新政策都有哪些?社保补缴需要哪些材料?

上海社保补缴新政策是什么?怎么办理?

青岛社保补缴新政策是什么?补缴需要多少钱?

- 正文结束 -

微信号:

点击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以上内容为马蜂财经意见,仅供参考;如涉及到产品信息及赔付条件,以保险公司最新产品条件具体约定内容及承保政策为准。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