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怎么天天跌?还能抢救一下吗”

理财怎么天天跌

吃饭的时候,桌上突然聊起最近大家的理财和债基收益怎么样。

A表示“每天亏一条裤衩。”

B表示“已经收手了,此生再不碰!”

C表示“还好我没买过:)”

不是说买债券和理财赚钱吗?怎么越理财,财离我越远了呢?

 

理财怎么天天跌

 

一、

自从资产新规开始实施以来,银行保本保息的时代结束了,需要自负盈亏。

 

理财怎么天天跌

 

经常会出现“赚10块,亏100块”的情况。

之前也和大家提到过一个观点: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确定性。

从目前的行情来看,想在市场持续稳定盈利,要具备两点:

l 保持现金流充足:无论多么看好,都不要集中火力全力进攻。

l 妥善分配自己的资产:要有风险对冲的思维。

稳健产品这部分,典型的就是国债、银行存款、各种货币基金,不管市场跌成什么样,基本都不会受太大影响,但它们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再投资风险

短期来看,或许这些产品的收益还行,该买肯定还是要买的。

但从长期来看,这种1-5年周期的产品,到期后想要再买,还得看一下那时候的利率是怎样的了,按照当前的趋势来看,大概率会比现在要低。

所以我的建议是,对于稳健产品的配置,最好是长短搭配,短期以“银行存款”、“国债”为首,长期则可以考虑保险公司设计的“储蓄险”。

市面上高性价比的储蓄险收益方面也不差,优秀的产品长期复利收益一般都能达到3.5%左右,这可跟银行理财、国债的单利不同,它是每年复利递增:

3.5%复利20年=单利4.95%

复利30年=单利6.02%

复利40年=单利7.4%

还是那句老话,所有人都应该让时间变成投资的朋友,3.5%年化复利时间内可能没什么感知,但如果将时间拉长,长期的复利回报是真的很恐怖。

二、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最近保险行业又有一件大事——11月18日,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了《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

这次凡是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产品,都要停售:

l 增额比例超过产品定价利率;

l 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超过近5年来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

l 产品定价的附加费用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

1.增额比例超过产品定价利率

把“保额增长利率”和“现金价值增长率”划等号,这好像是很多销售人员和购买产品的朋友们经常会犯的错误。

销售人员一知半解,连带着自己的客户也一知半解,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对的。

“有效保额”只是精算师设计产品时的一个参数,对客户来说有用吗?完全没用,不是客户手里能拿到的钱。

客户手里能拿到的钱,是“现金价值”。

很多买了增额终身寿的朋友,都是被保额增长率误导了,所以《通报》发文要求整改,也是为了防止客户被误导。

2. 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超过公司近5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

我们投保的钱,保司会拿去进行投资。

所以保险公司在设计一款产品之前,会先假设一个投资收益率,如果这个假设利率过高,保险公司就有可能出现亏损。

保险公司现在用的假设投资收益率一般为5%左右,但是近几年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率连年下降,2021年只有4.5%。

 

理财怎么天天跌

 

这个5%的假设收益率坚持就是在危险的边缘试探了,毕竟增额终身寿的本质还是寿险,是由监管全额兜底的。

所以监管会非常重视这一点。

3.产品定价的附加费用率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

附加费用是什么?

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成本”,就好像开工厂无法刨除掉购买原材料、租厂房此类的保险公司无法刨除掉营销费、人员费、场地费等。

保险公司为了打开市场,就会努力控制成本,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呢,有些产品就把实际成本控制得太死了。

一旦控制得太死,就得自个往里面贴钱。

所以说如果一旦有产品涉及到这条,也会被要求下架。

三、

我知道肯定有很多人会吐槽:“怎么不早说?”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现在反而是进入到了一个投保的黄金节点。

首先是监管有明确保障。

通报中特别强调了,保险公司要保证已经销售的保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理财怎么天天跌

 

而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即使保险公司经营不善破产了,这类人寿保单也会交友其他保险公司接手,我们的保单也还是有效的。

所以我们买到手的保单,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第二,咱们的产品收益,比之后买的会更高。

利率下行已成大趋势,以后的新产品利率还能不能回到现在这个程度,是很难预测的。

既然无法预测未来,不如把握现在。

所以我说现在是配置高收益产品的红利期,不过最近两三天,很多产品就要下架了,希望大家做好准备,早日把握时机。

更多保险问题,咨询专业老师快速解答

进入微信搜索微信号:bx33358(点击复制微信号)

推荐阅读:

天天向上年金险值得买吗,怎么买

天天盈万能账户怎么样?可以追加吗?

信美天天向上趸交多少起步?天天向上教育金有必要买吗?

- 正文结束 -

相关产品

我要买保险

专业保险顾问 已为612万人次提供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微信号:

点击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以上内容为马蜂财经意见,仅供参考;如涉及到产品信息及赔付条件,以保险公司最新产品条件具体约定内容及承保政策为准。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保险问题免费咨询 点击即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