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是干什么的?当然是提供简单信贷服务的。
说白了,手头紧的时候帮你一把,是一张信用卡该有的自我修养。
可是这几天,广州白云警方侦破了一起办卡透支类型的诈骗案:大学生小明(化名)因为在微信上相信代办信用卡的承诺,被骗了20多万元。
这事儿说起来令人啼笑皆非,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小明都有办法筹到20多万元,还办什么信用卡!
去年六月底,通过别人介绍,小明在微信上添加了一个代办信用卡的中介。当时,这个中介信誓旦旦地说可以帮小明办理一张额度达到3.5万元的信用卡。急着用钱的小明听对方这么承诺,当下就动了心,毫不犹豫将自己的个人资料等信息在微信上发给了对方。
过了两三天,中介通过微信联系小明,告诉他之前帮他办理的信用卡已批下来了,不过小明需要先交20%的手续费。小明按照要求向对方转账7000元,但是之后中介并没有把卡交给小明。
为了尽快拿到信用卡,后来小明多次向中介打钱,但对方却三番四次以帮他提高信用卡额度为由,将交卡的时间一再拖延。为让小明顺利垫交办卡的“手续费”,中介以不给钱就要把事情闹到学校、伤害小明家人等各种理由威胁小明。到最后,被吓到的小明前前后后给对方转了204700元。
直到去年12月,学校老师联系小明父母询问小明为何没有交学费时,小明才向父母坦白了自己被骗的经过,得知实情的父母带着小明向白云警方求助。
纵观整个事情经过,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也有很多知识点需要普及——
1.在校大学生为何会有如此旺盛的信贷需求?有媒体调查,当下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大多来自家庭。当社交娱乐、形象消费、数码用品这些需求逐渐掏空大学生的腰包时,部分大学生就开始为自己生活开销挠头了。除此之外,一些价格相对的高昂的培训费用,也是常规的生活费所不能负担的,一些学生又不愿意长期向家里伸手,同样产生了对于信贷的需求。
2.办理信用卡是不需要手续费的,这样基本的金融常识,接受高等教育的小明竟然不知道。就在前几天,郑州市民小张也碰见过“代办信用卡”的小广告,当时多了个心眼的小张就去当地的农业银行咨询。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办理信用卡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初步办理额度从3000元-50000元不等,申请最高额度信用卡还要提交房产证等财产证明。
3.自2017年9月,官方再次重申“任何网络贷款机构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的禁令,很多零零散散的网贷就开始陆续推出校园市场。而为了解决大学生的金融消费需求,并向大学生给予正面的支持和引导,很多正规银行面向大学生推出了相适应的信用卡。我们在这里也提醒广大同学,对于消费要有清醒的认知,选择信用卡更要“货比三家”,仔细了解每一项服务条款。另外,在日常用卡中,也要注意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避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实际上,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对于“理财”、“消费”所涉及的并不太多,顶多是教育孩子要“勤俭持家”。“压岁钱拿来,爸爸妈妈帮你保管。”这样的话,大概是小时候的噩梦之一,我们对于理财教育的缺乏可见一斑。
中国人理财的历史本来源远流长,春秋时的巨富范蠡就堪称典范。可是在几千年“重农抑商”的氛围中,传统的理财理论并没有取得较大的成就。到了近现代,虽然“理财”逐渐被重视,但是因为传统伦理的影响,作为家中晚辈,孩子对于“理财”的参与度并不高。
希望在全社会的关注之下,信用卡能成为大学生理财实操中的“垫脚石”,而不是“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