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银行在大力推进零售业务之时,信用卡业务乃“兵家必争之地”。不过,部分银行为了追求业务发展,或多或少降低了一些发卡门槛。随着信用卡消费频次的增加,有人就此“嗅”到商机,做起了“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生意。虽然这一方法看似将信用卡债务进行了延期,但消费者需要付出的是高额的佣金、个人征信的不良记录甚至是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
9月3日,广东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防范“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风险提示》(下称《风险提示》)指出,“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行为,不仅扰乱消费者还款计划,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广东银保监局表示,近期收到消费者反映,有“维权人士”,通过微信群、QQ群等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怂恿消费者向监管部门、银行投诉,谎称具备“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资格,提供统一的投诉模板;通过虚构消费者身份取得代理资格,代理消费者“处置”与银行的信用卡债务。
这类代为处置信用卡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
1.收取高额佣金。据了解,代理人往往收取消费者未还款金额10%-20%的佣金,增加了消费者额外经济负担。
2.增加了还款费用。该行为一般采取拖延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方式进行,从而导致消费者需承担逾期滞纳金及罚息。
3.个人征信系统留有不良记录,形成信用污点,对消费者后续申请银行贷款、买房、买车、就业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