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的十年过渡期即将在2024年画上句号,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翻开了新的篇章。对于即将步入退休生活的新人来说,了解并轨后的退休金计算方式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以及新人的退休金标准。
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
养老金并轨。简而言之,养老金并轨就是将原本独立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体系。这意味着,不论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还是企业的员工,都将按照同样的规则和标准计算退休金。
自2014年10月起,这项改革开始实施,而2024年正是十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过渡期结束后,所有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都将按照新的计算方法来确定养老金。
二、养老金并轨改革标准
为了避免改革对体制内工作人员退休待遇造成过大冲击,改革将这部分人群分为了三类:
1、老人:指的是在改革前(即2014年10月前)已经退休的人员,他们的待遇不受影响,维持原状。
2、新人:指的是在改革后参加工作的年轻一代,他们的养老金将完全按照新办法计算,需要为自己的养老金账户缴费。
3、中人:情况较为复杂,他们是在改革前参加工作,但在改革后退休的人员。
三、养老金并轨退休金怎么计算
而本文所关注的新人,特指那些在2014年10月之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并在之后退休的人员。针对这三类人群,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各不相同。在养老金并轨后,新人的退休金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基础养老金,这是新人退休金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这部分是根据新人个人账户的储存额和计发月数来计算的。个人账户的储存额是新人在职业生涯中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累积而成的。计发月数则根据新人的退休年龄来确定,不同年龄段的计发月数不同。一般来说,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少,每月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
3、新人可能获得的过渡性养老金。这部分养老金是为了弥补并轨前和并轨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差异而设立的。其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4、举例:
以湖北武汉地区的一位机关单位退休员工为例,假设该员工在2024年底退休,属于新人范畴,并且在并轨后参加工作,因此没有过渡性养老金。
按照新办法计算养老金,我们可以根据武汉市目前公布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和下限,以及2022年度湖北武汉市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来估算该员工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
假设该员工社保缴纳了15年,缴费指数为0.6,并在60周岁退休,那么其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为:
(1)基础养老金=(8613+8613×0.6)÷2×15×1%=1033.56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7040×0.6×8%×12×15÷139=437.59元;
每月总养老金为:1033.56+437.59=1471.15元。
总的来说,养老金并轨制度施和过渡期的结束,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即将退休的新人来说,了解并适应这一变化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详细解析,相信读者们已经对2024年新人退休金标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的到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