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浪浪,人称保险蔡徐坤。
自从上次发完骗保的文章后,很多人开始在后台喊我老公,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厚爱,让我受宠若惊,当时我正在洗手间跟马桶肉搏,一看留言。
感谢你们,从小到大,我没这么舒服过。
刚开始看留言那一会,我还觉得自己特机智,骗到了这么多人喊我老公,我不怕什么不吉利,我就是想占个便宜,毕竟我的女读者还是很漂亮的,我分析过头像。
这一次喊我老公的朋友,头像都是一些小狗小猫什么的,或者动漫人物。
这得多少萌妹子啊?
我的脑袋已经开始摇晃,这是我兴奋时的自然反应,叫脑部蹦迪。
就跟放车里的财神爷摆件差不多,你想象一下,多可爱。
但是当我挨个看完这些喊老公的朋友性别后,爷碎了。
深圳25℃的天,我觉得自己在哈尔滨。
当晚,我把家里仅存的两块肥皂扔了,那一夜睡得很没有安全感,因为我不习惯侧着左边睡,但是如果侧右边,我的屁股就朝外了。
经过这次老公风云后,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很多看上去很美好的事情,往往有毒,而且当你知道真相后,会觉得自己像个傻子。
就像我一样。
也像很多朋友在后台问到的 “返还型保险”。
别问,真的,一问就暴露了你是保险小白,遇到辣鸡同行,顺手就把你宰了。
因为返还型这三个字,就是当代保险最大的谎言。
纵观所有保险相关的规范用词,没有一个词叫返还型保险。
甚至保监会还为此发过风险提示。
虽然这种官方渠道的发声,通常没什么用。
铺天盖地的保险营销信息,会把不利于己的信息冲刷掉,一年几万亿资本的力量,足以让谎言变成真理。
但是我还是想摇一摇你,朋友快清醒一下,头要冒绿了。
其实保险行业,出现这种非正规用词的,也不止“返还型保险”。
比如说百万医疗险,你要认真追究,那它就应该叫住院医疗险,这是写在备案条款上的名字,合情合理。
但是界定一个医疗险,是不是百万医疗险,难吗?
不难,只要一个医疗险保额过百万,我们都可以叫它百万医疗险,甚至过千万,我叫它千万医疗险都没问题。
这个界定难度,接近弱智级别。一个保额60万的医疗险,叫百万医疗险你会感觉有违和感对不对?四舍五入的说法根本说服不了你对不对?
但是返还型保险呢?如何界定一个保险是不是返还型?
大家给出的答案是:交出去的保费能退回来。
那反过来,什么是消费型保险?
大家给出的答案是:交出去的保费退不回来。
没毛病对吧?从你的需求角度思考,这是你所理解的返还型保险。
但是你永远没想到,其实一份长期保险是返还型还是消费型,可以全靠我一张嘴。
你想要什么,我就能给你吹成什么。
一个没有明确界定标准的词,利用双方信息的不对等,能实现返还效果的花样太多了。
2
最接近返还型保险定义的,是两全险。
寿险你们都了解吧?寿险保死,两全险在寿险的基础上,多保了一个生。
按赔付条件来讲,就是在保期内,被保人提前身故了,给付保险金。
或者另一种情况,被保人活满生存期,给付保险金。
不管是生是死,横竖都能赔,这种产品从设计之初,就很讨喜。
人天性趋利,没有人喜欢不确定的事情,也没有人喜欢亏损,很多人把买保险这件事看的很功利。
如果没用到,那我的保费不就白交了?
这种想法非常魔幻,因为不管最后保费是否返还,你交的保费始终有一部分会用于分摊理赔金,该用于支付风险保障成本、支付保险公司营运成本的费用,一分都不会少。
那么,神奇的数学问题就来了。
既然保险公司该赚我的没少赚,该用来分摊理赔金的没少摊,那为什么有的保费白交了,有的就可以返还?
因为你为了保险的返还功能,每年多缴纳了很多保费。
而金钱是有时间价值的。
我举个例子。
一个30岁的老男人小A,买了一份两全险中的爱马仕,X安福满分。
保到70岁,身故赔50万,重疾赔50万,满生存期(70岁)返还全部已交保费。
分30年缴费,每年的保费是10189元。
另一个30岁的老男人小B,买了一份平平无奇的重疾险,康惠保2020。
保到70岁,身故赔50万,重疾赔50万,满期不返还保费。
分30年缴费,每年的保费是4245元。
两者的保费相差了一倍,但是选择了保费返还的小A不吃亏呀,你看那个憨批小B,把钱都送给保险公司了。
嘿嘿嘿,让我来算一笔账。
保费返还款10189元-保费不返还款4245元=5944元。
假定老男人小B,每年把5944元,扔进一个低收益高稳定的理财产品,按3%的年复利来算,到40年后是本金加利息是39万。
而老男人小A,坐等保费返还,到40年后共返还了已交保费30万。
一对比,小B多赚了9万,刺不刺激?
这就是金钱的时间价值,朋友们。
另一种接近返还型保险定义的,就是,有点长我放第二行。
带身故责任的终身重疾险。
即是重疾险保到终身,然后没生病,挂了也赔钱的那种。
之所以说可返还,因为这份保险保到终身对不对?你这辈子一定会完对不对?你完了保险赔钱对不对?
一份必赔的保险,同样可以说是自己是返还型。
只不过这笔钱是留给家人的,你是见不着了,所以在返还体验上,要比两全险差一些。
一般来讲,身故的赔付条件分为两种:
身故返还保费及身故赔付保额。
区别我这样解释,保费好理解吧,你为这份保险交了多少保费,挂了给你返回来;
保额就是你投保时购买的保障额度,比如保50万,挂了就赔50万。
终身带身故赔付保额的重疾险,能起到储蓄的作用,有它的实用性在。
但是终身带身故返还保费的重疾险,跟前面提到的两全险一样,是看起来爽,算起来亏的好基友。
对比要为返还多交的保费,几十年后返还的钱真的没什么价值。
特别是在长期保险还有现金价值的情况下,就更显得侮辱智商了。
3
凡是长期保险,必有现金价值。
简单理解,这是你退保后能返还的钱。
具体理解,长期保险采用的是均衡费率算法,把一个人参加保险的这段时间的总风险保障成本分摊到每一个缴费期里。
比如一份保期为终身的重疾险,在投保的时候就计算好了承保你这一生的总保费,然后再除以缴费年限,最后才是你每年要交的钱。
而每个年龄段的风险发生率不同,在你的前半生,风险发生率低一些,用于支付你风险保障成本的费用,也应该要低。在你的后半生,风险发生率高一些,用于支付你风险保障成本的费用,就应该要高。
所以就会有一个问题,在保障前期,你缴纳的保费实际是高于你这个年龄段需要支付的风险保障费用。
那多出来的钱去哪了?
也不会被吞掉。
多余的钱会存在保单里,不断累积生息,变成了保单的现金价值,当你退保的时候,就可以取出来。
不过如果是一份定期的保险,比如保个几十年或者到70岁的,因为缴纳的保费不多,现金价值很微薄,而且在保单结束的末十年,现金价值会断崖式下跌,直到归零。
所以买定期的朋友就别盯着现金价值了,指望不上。
终身保险的现金价值,是一条呈直线上升的曲线,跟发际线一样美妙。
不要小看一份终身保险的现金价值,基本上滚个几十年,退保能返还的钱,就跟你总共交的保费一样多了。
很多保险公司的销售员,喜欢在计划书里提到,什么70岁能把钱取出来啊,有什么储蓄作用啊,说的就是现金价值这回事。
没什么稀奇的,是个长期保险都会有,包括所谓的消费型重疾险。
通常西装精英们在介绍自家保险“返还”功能的时候,还不忘黑一把消费型重疾险,说你看他们便宜是便宜,但是钱打水漂了啊。
其实他们真的是对保险没什么了解。
你说消费型重疾险不返还保费,确实没这个保障责任,但是人家有现金价值,过几十年一退保,差不多也能回来保费这个数,甚至还不止。
而且,人没了也可以退保返现金价值。
这就很魔幻了,想想那些专门花保费,买返保费功能的朋友,你们为了利己去利人,真是很有现实主义的奉献精神了。
4
返还型保险,是保险小白最爱听的谎言。
这个来历成谜的词,为何能把大家的智商摁在地上摩擦了几十年?究竟是陈安之的错,还是徐鹤宁之过?
其实,起初不关保险公司什么事,也不关销售人员什么事,你们别怪。
买家和卖家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是市场的需求,决定了供给端的策略。
让我们喝下一瓶某宝的穿越药,幻想自己回到1998。
那一年,北京二环的房子2000一平,你不屑一顾。
那一年,中国互联网正兴起,马化腾刚注册了腾讯,你觉得没意思。
因为在你的心中,这些都不如卖保险,干什么都不如卖保险。
你是一个穿着体面的保险精英,你并不想改变世界,只想救一救那些没有保险的人类。
这天,你盯上了一个大姐,30岁出头,老公在外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一听就急需保障。
你冲上去,跟大姐讲了一通风险概率和保险杠杆,被轰出门了。
你说40岁后死亡的概率不小,大姐觉得你在咒她;
你说40岁后大病的概率不小,大姐想了想你跟她没仇啊。
当然这都好说,因为每个人身边都有不幸的事情发生,大姐心里还是怕怕的,只是不希望说的太明白,不吉利。
于是你成功揣摩到了大姐的心理,急中生智喊出了一句话:
大姐,买保险就是买平安。
大姐笑了,笑中带泪,欣慰的点点头,你终于知道我要什么了。
问了一下这平安怎么卖,你一开始说的还挺好,像跟大姐之间达成了某种吉利的共识,谈起业务来也顺利了很多。
但是大姐突然跟你抛了一个致命的问题,这平安交了什么时候能拿钱?
你秀了一波专业,介绍了两种拿法,一种是生病,比如得癌,一种是挂掉,比如得癌没了。
并拿了大姐举例。
大姐听完肥胖的身躯微微颤抖,呼吸也沉重了起来,你以为她激动了。
哎,这该死的保险魔力。
大姐做了几个深呼吸,缓了缓激动,又问,那我一直平安,多久能拿钱?
你说,那交的保费就用于保险公司的营运成本和分摊其他人的理赔金了。
大姐听完眼睛都亮了,你觉得她的保险知识+1,她觉得你一定神经。
我不死不病,钱就给公司和别人,你不是有病就是骗子,滚。
被赶出门后,你愣在了原地,跟当时的很多保险精英一样,对这些无法拯救的人,无可奈何。
痛定思过后,你觉得还是改变世界实在,把保费返还的产品需求反馈给了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做精算的人,虽然觉得这种沙雕保险,自己不会买,但是前线业务员的需求呼声很大,那就做吧,还能咋地。
后来发现太好卖了,返还型保险=买个平安不要钱,就是交个朋友。
解释成本低、说服难度低,卖的人好说,买的人好懂,而且公司还能多赚钱。
那就卖吧,还能咋地。
啪的一下给自己一巴掌,回到2019年。
你上过大学,见过世面,投过一两次理财产品,对金融常识有基本的了解,所以,
不要再把自己当二十年前的大妈了,谁给你吹返还型保险,给他怼回去。
你一嘴,我一嘴,保险一定不出轨。